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推荐资讯漫话连镇——繁华如梦的历史 惨烈悲壮的血战 多姿多彩的民俗 可歌可泣的岁月

漫话连镇——繁华如梦的历史 惨烈悲壮的血战 多姿多彩的民俗 可歌可泣的岁月

更新:2024-04-23 04:45:12编辑:华天下载归类:推荐资讯人气:2

  文/王连忠

  漫 话 连 镇

  在景县城东北四十里的运河之滨,有一个毗连两市四县的千年古镇,它就是景县的连镇。连镇在历史上名气很大,它是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水陆码头和商贸重镇,是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腥风血雨鏖战的古战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笔者曾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十个年头,从此与这方热土结下了一段难解的特殊情缘。繁华如梦的历史连镇,原名连窝镇或莲窝镇,亦称“连儿窝”,因地处运河两岸低洼积水处,盛长莲花而得名。据《***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5月版)记载:“连镇在直隶吴桥西北四十里运河渡口,接景县、东光二县界。清时有把总驻守。地势低洼,故亦名连窝镇。昔有水驿,为南漕所经,帆樯丛集,商业发达,津浦铁路经之。”民国《景县新志》记载:“连洼,在城东北四十里,即连窝镇,简称连镇,为运河两岸积水相连之处。”连镇始建于隋,繁荣于明清,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积淀丰厚的运河古镇。以运河为界,连镇分东、西两部分,东连镇现属沧州市东光县,西连镇现属衡水市景县。但当地居民观念上并没有明显的行政区域之分,习惯上称东连镇为“河东”、西连镇为“河西”。河东河西,一河之隔,鸡犬之声相闻,人员往来不断,婚丧嫁娶互通有无。近现代以来,东连镇交通便利,经济比西连镇发达,所以不论是出行、购物、下饭馆,还是赶集上店、休闲娱乐,人们大都习惯去东连镇。但在明代至清代前期,西连镇同东连镇一样的繁华。前些年,景县连镇乡小宁庄曾出土一方明代贤德乡绅甯仁夫妇的墓志铭碑,碑文记载:“因连镇为南北舟楫通衢,便于贸易,命弟义以资家用。娶东光王氏,有懿行,同心干蛊,不十余年,家业益饶。”碑文称:“景泰初……卜居连窝镇。”由此可知,早在明景泰初年(1450年左右),连镇已是镇的规模和建置。那时,河东还没有通铁路,而河西设有水驿和递运所,故河西连镇的经济繁荣是具备充分条件的,只是未留下更多史料记载或有记载目前尚未发现而已。后来由于多重因素,河西的繁华才逐渐褪去。据民国《景县新志》记载,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河西已今非昔比,仅设一个二七集,有棉花店1家、油铺2家、煤场5家、药铺1家、盐店1家、客店3家。历史上,东、西连镇分分合合,隶属关系和区域范围几度变更。明时,连镇分南、北、西三部分,分属吴桥县、东光县、清河二乡连镇地方,三地同属京师河间府景州,清因明制。乾隆版《景州志》记载:“连窝镇地方,城东北四十里,辖村庄二:连镇、端家庄。”清末属景州二区连镇社。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为县,景州改为景县,连镇属直隶省景县。民国《景县新志》记载:“境域……东北至连窝镇四十里与东光县分界,两县城相距五十八里。”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景县直属河北省,翌年,景县废社为编乡,连镇属景县二区第七乡。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连镇属冀南五专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景县划分为景南、景北两县,连镇属景北县第七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景南、景北两县合并,连镇属景县第七区。1952年11月,连镇属景县薛家寺区。1953年9月,东、西连镇合并,西连镇北街、南街、大端庄、小历庄、戈普庄、南园子、小宁庄、小马庄8个村划归东光县连镇管辖,1955年,划归东光县连镇的8个村又复属景县,延续至今。连镇缘运河而兴,亦因运河而荣。境内运河为南运河的一部分,左岸从东三里村南入乡境,流经南园子、南街、北街、小宁庄、大端庄6个村庄,至大端庄村东入阜城县境,流程约7.3公里。隋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下诏在卫河基础上开凿永济渠,引河南沁水入渠,北通涿州,贯通南北大运河。明清时期,大运河是南北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连镇也成为南运河上一个市井繁华的水陆码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由此进入了快车道,进而成为跨越两个朝代、远近闻名的商贸重镇和货物集散地。鼎盛时期,镇区店铺林立,生意兴隆,商号鳞次栉比,各种酒楼、茶馆、***局、戏楼、镖局、药铺、说书馆、大车店、米粮店、铁匠铺、绸庄布行等各行各业及娱乐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南来北往的商客、游人以及船工、搬运工等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安徽的徽商、山西的晋商和京津等地商户纷纷在这里设货栈,立商铺,经销贸易,有“商贾云集,八方通衢”之称。许多官宦骚客也流连于此,或把酒临风,推杯换盏;或临池研墨,赋诗舒怀,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流传后世的名篇佳作。农副土特产品在这里船载车运,南销齐鲁、江南,北达京津、东北,停泊的船只舳舻相继,绵延数里。穿云裂雾的船夫号子,不时回荡在运河上空。明代在连镇设有水驿,地址在运河西岸今景县连镇乡南街村一带,岸上建有驿楼。明嘉靖版《河间府志·财赋志》记载:“连窝驿站船十六土民十,水夫八十名,粮佥六,水夫五十四名。铺陈如船只之数。支应馆夫银二千五百八十八两。”清康熙版《吴桥县志》对顺治至康熙初年历任连窝驿驿丞情况曾有记载。元末明初诗文作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瞿祐曾作《连窝驿》一诗,描述了当时连镇水驿兴旺的情景,诗中写到:“官船来往泊官河,凤有高巢鹄有窠。久客羁栖嫌寂寞,喜闻水驿是连窝。”水驿是***古代邮驿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明代学者胡缵宗在《愿学编》一书中说:“今之驿传,犹血脉然,宣上达下,不可一日缓者。”当时的兵部也强调:“驿递,天下之血脉也……血脉之关通,必赖邮船之递送也。”明洪武八年(1375年)连镇始置递运所,地址在运河西岸、连窝驿以北。明嘉靖版《河间府志·财赋志》记载:“连窝递运所红船三十四,水夫三百三十二名,防夫二十名。铺陈如船只之数,支应过关米银四千五百六十四两二钱。” 清代还设“分防连镇汛千总一员”(清乾隆版《景州志·兵防》)。水驿和递运所等机构的设立,在方便政令传递的同时,也为连镇的经济繁荣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明代福建建安人林命回乡路经连镇,曾作《寒食连窝舟中》一诗,描绘了当年连镇的市井繁华,诗曰:“曲曲江村桃杏红,楼船南下信春风。宦游几见韶华转,寒食应怜俗尚同。烟柳万条燕塞尽,浪云千顷卫流通。征途日计趋庭乐,归梦长悬建水东。”清代宁津人吴明凤作《北吴歌》记录了他在连镇时的所见所闻:“有明驰驿置连窝,一片粮帆接卫河。雨少怕闻船搁浅,截流又唱纥那歌。”连镇水运繁忙景象由此可见一斑。惨烈悲壮的血战在连镇民间,“长毛战连镇”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至今仍是人们时常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英雄联盟英雄。“长毛”是当地民间对太平军的称谓,160多年前,林凤祥率领的太平天国北伐军与曾格林沁率领的清军在这里对垒苦战十个月,最后全军覆没,数千将士血洒运河两岸。在连镇乡后三里村北,现在还保留一段两军对垒时所筑的土围子,当地人称其为“墙子”,历经160多年风雨侵蚀,“墙子”早已没有了原来的模样,它低矮、坑洼不平、断断续续,蜿蜒散布在农田杂草灌木丛中,无声地诉说着那些刀光剑影的历史和曾经的慷慨与悲壮。清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令天官丞相林凤祥、地官丞相李开芳率两万精兵北伐清廷。北伐军从江苏浦口出发,一路所向披靡,五个月里,入安徽、经河南,渡***河迂回山西,连克垣曲、曲沃、平阳、洪洞,八月入直隶深州等地。十月经献县、交河、沧州,夺取静海、独流,威逼天津。清政府朝野震动,急派参赞大臣僧格林沁与钦差大臣胜保,统领大军分路拦截堵围。清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北伐军攻取天津失利,回师途中在阜城被围。五月初突围成功,攻占水陆要塞连窝镇,随即在运河上用船架设了两座浮桥,“外列小营五座,为犄角势”,将东、西连镇连为一体,并迅速占据附近村庄和交通要道,挖长壕,立木栅,营造工事,搜集物料,构筑约三十华里的“木城”,欲凭借有利地势坚守待援。僧格林沁率清军包围连窝镇,不久,胜保也率近万名官兵自山东回师,到达连镇与曾格林沁会合,对连镇形成合围之势。双方经数次交战,清军损兵折将,无所进展,受到咸丰帝切责。五月下旬李开芳率两千精兵冲出重围,入山东高唐迎接援军。七月,清军掘断河堤,水淹连窝镇。北伐军内缺粮草,外无援兵,军中人心波动,逃跑、叛降事件时有发生。十月末,清军假扮太平军援军,林凤祥不知是计,率队冲出“木城”迎接,遭清军连环炮击,太平军撤回“木城”。十一月,林凤祥多次组织突围,均遭清军猛烈阻击,突围相继失败。十二月,清军派密探得知,“贼营粮草不济,只敷数日”,“给养告竭,援兵不至,士卒死亡冻馁,人数锐减。”遂又大举进攻连镇,太平军所剩不足两千人,镇内粮草已尽,战马全被吃掉。只得以草根、树皮、少量黑豆,或阵亡者尸体充饥。咸丰五年(1855年)二月,太平军部分营垒被攻破,十七日,河西连镇失守。清军拆毁连接东、西连镇的浮桥,在运河西岸筑起炮台,用大炮猛轰东连镇。太平军砌筑木城数重,继续作困兽犹斗,顽强抵抗。此时,大战的结局已不言而喻,清军不再受纳叛军,并将一批投降者“当即凌迟处死,伙贼全数斩除”。三月七日,数万清军血洗东连镇,太平军四面受敌,街巷房倒屋塌,死尸累累,剩余太平军将士在明知突围无望的绝境下,仍毫不畏惧,宁死不降,坚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终因寡不敌众,“半死刀枪之下,半死运河水中”。林凤祥受重伤被俘,后被押往北京,在菜市口被凌迟处死。行刑时他毫无惧色,“刀所及处,眼光犹视之,终未尝出一声。”至此,据守连镇的天平军全部殉难,北伐以失败而告终。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直隶南皮人张子洞曾有一首《过连镇僧忠亲王战垒》诗回顾这段历史:“此是名王旧战场,连村青草上颓墙。野狐争豕抛残骨,官马眠坡带烙伤……”依稀再现了当年战事的惨烈。多姿多彩的民俗连镇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人文历史,孕育了这里丰富斑斓、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流淌千年的大运河,在德泽两岸众生、为连镇带来蓬勃生机的同时,也造就了连镇人生存上亦农亦商、性格上亦侠亦儒的特点。连镇是武术之乡。清末至民国,连镇是北派武术界的藏龙卧虎之地,赵虎头、小叶庄、大端庄等村均设有武场,并从这里走出了一批享誉亚欧两大洲的武林高手,不少人后来成为***武术界的领军人物。据1991年版《景县志》记载:“景县武术活动历史悠久……涌现出一批载誉天下的武林高手。有刘振声、赵连和、赵连城、叶凤亭、叶书田、叶书香、叶书坤、魏元峰等。”志书中所记载的这些武林高手,清一色都是今连镇乡人,其中刘振声为连镇乡赵虎头村人,他是清末爱国武术家霍元甲唯一外姓嫡传弟子,曾协助霍元甲在上海创办“***精武体***会”(后改为“***精武体育会”),并首任精武体育会总教练。赵连和也是赵虎头村人,他少年精于武术,因与西欧大力士比武获胜而闻名国内外,后担任上海精武体育会总教练。赵连和的胞弟赵连城,曾在马来西亚星林连任四届精武教练。叶书田、叶书香、叶书坤三兄弟是连镇乡小叶庄村人,在南洋诸国被誉为“马来三叶”“叶氏三雄”。叶风岐是叶氏三兄弟的叔叔,叶风亭是叶氏三兄弟的父亲,亦是冷庄魏元峰的外公,魏元峰还曾担任新加坡精武会总教练、武术部长。继赵、叶两家武术世家之后,上世纪四十年代,原籍大端庄的少林弟子袁福祥回本村开办武场,又陆续培养出路玉江、王福玉、闫书城等一批后起之秀,从此大端庄武术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新***成立后,该村习武之风仍长盛不衰,并薪火相传延续至今。连镇是戏剧之乡。新***成立前后,连镇许多村已有不同形式的“同乐会”,后又组织起若干民间业余剧团,鼎盛时期,处处锣鼓响,村村有戏班,广大翻身农民怀着对新社会新生活的美好向往,积极参加各种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他们在村里搭台唱戏,自娱自乐,有的在当地及周边一带还颇有名气。如大端庄河北梆子剧团。1948年,著名河北梆子演员李艳芳回到了大端庄,李艳芳艺名小筱香水,在东三省一些大城市很有名气,大端庄是她的婆家。她的到来使村剧团如虎添翼,他们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聘请李艳芳担任艺术指导和主演,并把该村武术融入武戏之中,一时名声大噪,影响波及到景县东北一带以及周边市县,经常应邀到阜城、南皮、泊头、东光等地巡回演出,很受欢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村还相继成立了业余评剧团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京、评、梆一齐演,以演评剧为主,主要剧目有《刘巧儿》《小女婿》《夺印》等现代戏,京剧主要有《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早年间,连镇民间还流传一种叫抬歌的街头剧,演出时,由两人或多人肩抬一副焊接好的铁架子,再将小孩儿的双腿固定在铁架上表演节目,每逢节日或庙会演出。现在这一艺术形式已经失传。连镇是舞狮之乡。舞狮是景县传统的民间艺术,古时又被称为“太平乐”,在连镇一带则被称为“狮子豹”,每逢节庆、婚庆、开业庆典等重要活动,邀请“狮子豹”表演助兴成为当地一种时尚。近年来,村里过白事也常请“狮子豹”来表演,期望以这一吉祥瑞物驱邪避害,同时营造一种热闹隆重的氛围。“狮子豹”表演通常由两人进行,二人扮演的大狮子称为“太狮”,一人扮演的小狮子称为“少狮”***教育台在线直播。扮演武生领狮的人称为“狮子郎”,其一手持转动的绣球,一手持一把单刀,负责逗引狮子并开拳踢打,狮子则默契配合,时而俯仰翻滚,时而憨态可掬,花样百出,引人入胜。连镇“狮子豹”在景县东北一带及周边市县影响很大。早年间,大端庄、北街、南街等村都有自发成立的“狮子豹”演出队,大端庄还成立了“狮子豹”协会,一时红红火火,高手云济,如大端庄的闫书城、王福玉、闫保重、潘树常、闫磊、闫成军,北街的魏希贤、赵德仓,南街的史文胜等,个个身手不凡,功夫超群。其中以扮“狮子郎”而出名的潘树常,习武不辍数十载,如今已80多岁高龄仍身手矫健,一招一式气势不减当年。连镇是特色美食之乡。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伴随着川流不息的舟楫和南来北往的客流,连镇的特色饮食业逐渐兴旺起来,其中连镇烧鸡、***家烤肉、连镇烧饼三大名吃在众多小吃中脱颖而出,蜚声南北。连镇烧鸡,据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其色泽鲜嫩,香味浓郁,酥香软烂,咸淡适口,用手轻轻一抖,骨和肉自行分离,令人一见便食欲大增,垂涎欲滴。早年曾有“中华第一鸡”的美誉,名扬四方。当地人说,连镇烧鸡最早主要销往德州,因色香味俱全,老少皆宜,很受客户青睐,久而久之,越传越远,就被人们叫成了“德州扒鸡”。现在的连镇烧鸡店,仍以李家为正宗品***,其中以李文焕、李丑烧鸡最为驰名,是逢年过节走亲串友的抢手货。***家烤肉和***家鸡蛋肠历史上曾与连镇烧鸡齐名,目前还经营一个门店,但生意已远不如过去红火。连镇烧饼,又叫“雷家烧饼”,相传是汉代班超从西域带来,几经辗转最后落户到了连镇,后来不断发扬光大,惠及邻里乡亲,成为当地很多人赖以为生的主导产业校园模拟器。连镇烧饼以品种丰富,风味独特而闻名,市面上常见的有蝴蝶烧饼、麻酱烧饼、五香盘丝、油酥烧饼、混糖烧饼等十几个品种,以及别具特色的糖三角、蝴蝶卷、枣锅饼、芝麻盖等,或甜酥香脆,或里嫩外焦,或软绵醇香,均是待客或走亲串友、赠送远方亲朋的上乘面食。尤其盘丝烧饼,色泽金***,线条分明,由里向外缠绕在一起,顺着盘丝扯下一根,放进嘴里一嚼满口生香。路经连镇的外地人,大都会慕名作短暂停留,品尝一下或捎上一些带走。当地人外出时间久了,也往往会让家人捎来一些用以解馋。打烧饼是个手艺活,在家族中一代代根脉相传,深深烙上了家族的印记。现在连镇地面上,真正做得好的有温家、赵家等为数不多的几家烧饼店。从烧煤块的烤炉、烧劈柴的吊炉,到后来的电气化,打烧饼的制作工具不断发展变化,制作工艺也在一代代传承中得到了弘扬与创新。2015年12月25日,景县连镇烧饼传统制作工艺被衡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目前是连镇三大名吃中名气叫得最响、产业规模做得最大的特色小吃,小作坊打开了大市场,生意遍布京、津、冀、鲁和东三省各地,许多连镇人靠打烧饼开店铺脱贫致富奔小康,并在城市里扎下了根。可歌可泣的岁月连镇是一块红色沃土,是具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据《景县革命老区发展史》记载,全乡有安庄、李辉桥、范庄、小马庄、后双庙、前双庙、陆庄(今胜利庄)、张枣庄等21个老区村,占全县老区村总数的10.5%。这些老区村,有的远离敌占区,有的虽然距敌据点较近但建立党组织比较早,抗日工作活跃,党的活动频繁,掩护抗日队伍表现出色,形成了抗日的坚强核心。连镇村还是载入史册的抗日堡垒村。抗战时期,连镇因有运河码头和津浦铁路客货运站,成为日军重兵把守的战略要地,敌人在这里和小马庄分别安有据点,筑封锁墙、建碉堡、修炮楼,强迫民众去修津德公路。为打破日寇分割、封锁我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连镇各级党组织不畏强敌,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配合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开展交通破击战,并寻机打击敌人,使敌交通干线不时陷于瘫痪。著名抗日英烈、冀南军区东进纵队五支队二团三营营长阎晶晶,就是1938年10月在破击德州至连镇段铁路时壮烈牺牲的。据《***共产党景县历史》记载,在1940年的反蚕食斗争中,针对日伪组建村保甲自卫团和利用封建迷信会道门破坏抗日斗争的图谋,连镇所在的景北县七区区委,依靠广大贫苦农民,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帮助人们认清真相,自觉地不参加或退出这些组织,从而大大削弱了敌人的势力和组织基础。冀南区五地委通告全区表扬了七区这一做法。1942年10月,阜东县(抗战时期原景县一部分村曾属阜东县)五区区委书记刘抗生,与县委组织部长郭坚等3人勇闯连镇大集,当众枪杀伪警察所长和他的护兵,缴获手枪两支和子弹若干。1944年,七区区小队在其他区队配合下,多次对日伪盘踞的安陵、连镇等据点发动进攻,缴获一批我军急需的轻重武器和其他军需品。在抗战最艰苦时期,景县抗日根据地北部收缩到景阜边界地区,连镇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冀南五分区、五专署及景南、景北县委、县抗日游击政府的主要活动区之一。这期间,连镇据点附近的几个村庄,都发展了党员,建立了党的秘密组织。连镇人民不畏艰险,以不同方式为抗战做了大量工作,如大端庄村周凤林、周凤喜兄弟俩,挑着担子走村串户,以打烧饼作掩护为抗日干部传递信息。连镇还是景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的故乡。这个乡小刘庄(今朱刘庄)村的赵云容,1925年在保定女师学习时就加入了***共产党,是景县入党时间最早的女知识青年。1926年奉命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按照中共党组织安排转入苏联共产党。1945年作为苏联红军的随军翻译,赴远东作战打击日本侵略者。她既是景县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也是一位忠诚的国际主义战士。

  作者简介:王连忠,1955年生于景县青兰乡,1977年毕业于衡水地区农校,198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党政干部基础专业。历任景县政府办公室秘书,景县高堡、隆兴、连镇等乡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景县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衡水市第一、二、三、四届人大代表,出版个人文集《凡人碎语》,参与编撰《景县民俗文化集萃》《景县史苑》;《景县文史》执行主编,选注《魏廷珍诗选》。文章散见于各级报刊,现为景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来源景县作家协会

  往期回顾

  ★注意,景县各小区全面开展排查整治

  ★景县龙华镇大冯小学2024年清明节放假通知

  ★今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铁血征程八十载——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景县团”(二)

漫话连镇——繁华如梦的历史 惨烈悲壮的血战 多姿多彩的民俗 可歌可泣的岁月

  ★招学杂工,轻微体力活,北外环一中北门附近不限年龄不限男女/招聘护帽工一名店员一名工作轻松不累中午管饭/急甩日月星城小区一套小三居cf源黑骑士续约

神兽大战河蟹 街机模拟器软件大全